萧楚煜

理智到绝望,自由至一生。

关于「六出祁山前孔明拜像」

*一些无端联想与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求轻喷,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友好讨论^ ^


六出祁山临行前丞相去跪昭烈帝最令人动容之处是他跪的从来不是一尊冰冷的神,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人,是一个与他风雨同舟十五载,会无时无刻给予他百分百信任的主公,是他所为之敬仰,心甘情愿为之奋斗终生的帝王。


糖果🍬在演绎葛相很细节很戳我的一个点在于他在踏入堂内前有一瞬间的十分无措与惶恐的,这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因为在昭烈帝仙逝后他便收起了先前那套君臣相处模式,转而变得十分恭谨有加,因此他稍纵即逝的茫然与陌生是完全合理的:他已经很久没有跟先帝相处了,他在思索如何才能得体的表达情绪与内心的敬意。

接着,在神像之前,他卸下了所有防备,安然做回真实的自己,变回那个在主公面前不设防的人,因此他可以倾诉衷肠,可以痛哭流涕不止,认为自己“寸功未建”,愧对先主的三顾之恩。而反观丞相在斗面前,他是冷静的,从不会说这些的,他在后主面前几乎无悲无喜,只会平淡的诉说北伐进程,在后主不问及原因从不开口讲述,亦是报喜不报忧。


——对于后主,他一直是抚慰的,而对于昭烈帝,他可以依靠的。

而透过那尊神像,他可以看到昔日的自己,也可以看到彼此间患难与共的鱼水之情,这是他无时无刻不为之怀念的,亦是无时无刻能在深夜激励他奋进的力量。


无端联想到长生殿《哭像》那一出,唐明皇见到杨贵妃的塑像哭拜于地, 情难自抑,因为他真真切切与这个人朝夕相处,见过他谈笑风生,纵马奔腾。这尊神像在他心中是永远温热的,亦是永远鲜活的。群臣夫妻,何其相似。


文学剧本则是加入二人的对话,将此段高度文学化,却又在最终播出版删去昭烈帝与葛相的交谈,只保留了后半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与原著相差无几。

【上图为原著】

【此为文学剧本】

他们会交谈吗?葛相会对昭烈帝说些什么?昭烈帝会如何回复?其中留白可供观众自行思考,十分精妙。


但坦诚来说,我并不认同央三弹幕中“备备如果知道丞相如此劳累一定不会在临终前有此托付”类似的观点。他会心疼孔明,但绝不会因此而中断这个目标。因为兴复汉室是二人终身的理想,也是二人建立关系的根基,如果真是如此,丞相可能也会有所失望的吧,毕竟理想主义者必定会为自身所求燃尽生命,这亦是这对君臣的动人之处。


旧人皆已远去,昭烈庙,这是他在这茫茫尘世间唯一情感寄托之处,也是他唯一得以稍作喘息之地了。

评论 ( 4 )
热度 ( 78 )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萧楚煜 | Powered by LOFTER